推薦觀賞度:










久仰本片大名已久,
不過後來忘記看,
經過同學提醒我還沒看過@@
所以今天跟老爸老媽看完囉~~~

導演一定要介紹一下,梅爾吉勃遜耶!!!
大家一定超熟的,作品包括:
致命武器系列、綁票通緝令決戰時刻
男人百分百落跑雞(配音)、靈異象限
勇士們,以上是我所知他以演員身份表現的,
最近他積極參予導演工作,
這是第三部,之前兩部分別是:
英雄本色受難記:最後的激情
相當有成就的演員、導演,
在演員時代打下成功的基礎,
轉戰導演後,運用以前的技能,
讓拍出來的電影相當有品質。

背景設定在古老的馬雅帝國,
在神權的時代,
每逢瘟疫、飢荒,
各部落遂展開抓俘虜獻祭的傳統,
而主角是其中的倖存者,
一段追、殺、逃的故事就此展開。
全片前一半的時間敘述村莊被洗劫、
俘虜帶往祭壇、獻祭,主角倖存。
後半段充滿速度感在叢林、瀑布穿梭,
整個追殺過程逼近一小時讓人緊張的喘不過氣。
看過三部梅爾吉勃遜的作品,
他有三個特色:
1.志於描寫不同民族的風格,
蘇格蘭、猶太人、馬雅人,
藉由接觸多種不同文明時代,嘗試更多元的劇情,
是他創新的保證。
2.重口味的筆觸,
對於體態動作的強調相當重視,
尤其是流血、悲壯方面特別拿手,
專看他在英雄本色自導自演,英雄華勒斯壯烈犧牲、
耶穌為全世界人民訂十字架,受難記因此成為全球爭議焦點、
到這部片仍以限制級播出,
赤裸裸的拔出心臟、肝臟、睪丸,殺人噴血歷歷在目,
調味料嚇的重、觀眾看的神經緊繃。
3.色彩、服裝設計多元,
三部電影,時而顏色對比鮮明、時而單純統一,
英雄本色與本片的藍色運用的相當醒目,
受難記的土黃色有種悲哀,
在這部片豐富的叢林綠色多了種憂鬱。

單就這部片來看,
人物刻畫相當成功,
主角性格在片頭就已顯現,
敏銳的觀察力與為生命奮鬥的精神為之讚嘆,
劇情架構相當簡單直接,
不過不會讓人覺得過於單調,
因為觀眾早就被劇情深深吸引,
不只是限制級的血腥鏡頭,
而是對我們不熟悉的文明的好奇驅使,
看梅爾吉勃遜詮釋馬雅活人獻祭。
看本片需要有全面的心理建設,
不然看到砍頭、挖心、噴血,
實在是感官上的一種衝擊,
我不知道這是否追過受難記
畢竟基督徒看受難記又是更深一層的感觸。

中文片名原要翻譯成"啟示錄",
取自英譯Apocalypse的意思,
但最後採用音譯,
原本的片名是源自希臘文,意指「文明的崩毀與重生」。
就切題許多,
領導者運用神的至高無上與人民的無知統治,
最終將導致毀滅。
另一方面,主角村落遭毀壞,
片尾她帶領著妻子、小孩說:
「我們回到森林,重新來過」
最震撼的是,片尾看到海上停著歐洲殖民者的艦隊,
似乎不只是原住民本身的更替,
可能是全球文明的大風吹吧................

電影配樂包含了許多風俗音樂,
緊張的部份用規律的鼓聲增加韻律感,
雖不是壯烈的戰場音樂,倒是別有一番風情。
找多點人一起看吧,還不錯的電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olgb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