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觀賞度:星星星星星星星星














老實說我壓根沒有料想我會進電影院看這部電影,
起初看完達文西密碼後就沒有再關心丹布朗的小說,
直至上個月看到在介紹本片才驚覺原來前傳也要準備搬上大螢幕。
匆忙之下看完小說、做足功課,正巧忙裡偷閒這週末有時間欣賞,
然後竟然當晚就有時間打網誌真是幸運!

兩大男性重要角色都是大咖,湯姆漢克絕對是奧斯卡寵兒,
他於1994年以費城贏得第一座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隔年再以阿甘正傳連霸最佳男主角,這個事蹟成為好萊塢一樁美談。
不過爾後的搶救雷恩大兵浩劫重生無法再幫助他奪得小金人。
湯姆漢克的從影生涯至今已為他轉入飽滿的荷包與豐富的演戲經歷,
掛著他的名字就是好電影的保證,看他的權勢手法是種享受。
2006年湯姆漢克接下吃重的達文西密碼羅伯蘭登一角,那是個充滿壓力的角色,
畢竟暢銷小說的主角在讀者心中已有神話般的形象,
最終漢克也的確能維持自己的本分,也因此能續攤接演本片前傳。
飾演關鍵角色的梵蒂岡總司庫伊旺麥奎格也是個前途一片看好的新銳,
星際大戰系列讓他的人氣有增無減、紅磨坊黑鷹計劃絕地再生等等都是名片。
這次伊旺麥奎格以年輕有為的形象在片中出盡風頭,雖然看來有些稚嫩,
但表現的可圈可點尚有看頭。
導演也是大有來頭的人物--朗霍華。
他在2002年以美麗境界贏得奧斯卡最佳導演、該片也贏得最佳影片的殊榮。
有名的指導作品如描述消防員工作的浴火赤子情、經典太空冒險阿波羅13
以及前一部羅伯蘭登歷險記達文西密碼,諸多鉅作再再證明他的價值。

本片故事發生在達文西密碼之前,羅伯蘭登處女秀。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反物質」遭竊,那是個極強大的能量來源,
但卻十分不穩定,若引爆將會銷毀一定範圍內的一切物質。
而被謀殺身亡的研究員身上被烙印上遠古宗教組織「光明會」的印記。
另一方面,梵蒂岡教宗隕落,卻有四名聲望最高的教宗候選人遭綁架,
梵蒂岡官方向符號學家羅伯蘭登提出協助,請他解出光明會的企圖,
並在午夜反物質尚未引爆前將謎團一一解答。

一如往常,我先看完小說才看電影,怕電影會遺漏了重點。
達文西密碼相比,本片的推理內容相當薄弱,只有光明道路稍微需要動腦筋,
但推理深度不如達文西密碼的變位字謎來的精采,好像只是很普通的猜謎。
電影中前段的鋪陳沉悶但必要,片頭引出羅伯蘭登在科學與宗教間的定位、
並透過他與總司庫的對話,透露主要角色的性格特質,對之後的角色詮釋有一定幫助。
從第一位受害者出現後劇情發展緊湊毫無冷場,抽絲剝繭的過程扣人心弦,
導演朗霍華節奏明確的風格再次令觀眾身歷其境的體驗梵蒂岡冒險記。

本片在拍攝過程一波三折,而故事淵源要從達文西密碼開始說起。
當時小說欲翻拍成電影時,引起天主教的喧然大波並極力反對,
因為劇情提及耶穌與聖母馬利亞的真實性,對他們的教義無異是可怕的威脅。
但梵蒂岡的負面聲明卻讓達文西密碼聲名大噪、票房水漲船高。
而這次拍攝場景要從羅浮宮換到梵蒂岡,是更艱難的挑戰,
這麼多教堂、這麼多雕像、這麼多天主教名勝古蹟,大多數還是在攝影棚內自行解決,
正如2004年梅爾吉勃遜指導的受難記:最後的激情一樣,
只要大眾娛樂與宗教牽扯到關係,話題性始終不減。

宗教與科學的衝突早在中古歐洲就已爆發,話題的敏感性至今仍歷久不衰。
本片最大的癥結點在於探討上帝創造天地的獨一性,
如果反物質可以重現上帝的創造論,勢必會將天主教的勢力大大削弱,
也因此從小說搬上大螢幕,劇情做過稍微的修飾以避免不必要的糾紛。
以小說的結局來說,充滿匪夷所思的發展和爆炸性的結局,在電影院是無法被接受的,
因此編劇選擇讓第四位樞機主教獲救、讓捷局能夠稱心如意。
另一方面,將兵團長與總司庫的對話簡單化,讓觀眾更容易吸收;
最重要的是當總司庫拿著反物質坐上直升機,說了一句神奇的台詞:
「羅伯,我自己去就好。」乍看之下是複製小說一模一樣的對話,
但小說中的羅伯已經坐上直升機、而電影中的羅伯還在爬樓梯根本沒在現場,
對這樣的BUG我們可以有兩種解讀:
一、導演真的拍錯了!怎麼會在這時候說了句亂七八糟的台詞!
二、這句台詞在向原著作者丹布朗致敬,保留了總司庫的決心與執著。
看過小說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劇情已做過不少修改,連最後結局都不同!
因此要留個伏筆讓原作爽一下似乎也不無道理。

"Religion is flawed because man is flawed."
這句強而有力的話鞏固了宗教上的完美,「宗教的錯誤來自人類的錯誤」,
最後在一連串禍患結束後由天主教新任總司庫說出,
帶點無奈?諷刺?感慨?或是具有力量?讓觀眾朋友能仔細思量。
相對於天主教的信念,羅伯蘭登選擇中立的態度,在立場上的對比相當鮮明。
片尾似乎是正義的宗教信念勝過了科學的惡意攻擊,
但羅伯蘭登一席「我不相信我是被天主差遣而來」的話又將這段拉扯帶回原點,
至於觀眾的宗教觀是否會影響到欣賞電影的愉悅程度,見仁見智了。

這次多花點力氣來跟各位介紹電影配樂與原聲帶,因為是我欣賞的Hans Zimmer操刀。
他所創作的達文西密碼中,運用拿手的實體樂團搭配電子音樂,
利用懸疑的弦樂勾勒出羅伯蘭登朝真理邁進的過程,高潮迭起、扣人心弦。
天使與魔鬼的片頭一出、經典的主旋律響起,令人不禁起了雞皮疙瘩,
達文西密碼的第13首〈Chevaliers de Sangreal〉的翻版就是這次原聲帶收錄的第9首〈503〉,
同樣的main theme改造再出發,使兩部電影有了配樂上的連貫,引發共鳴。
這次Hans Zimmer加入更多的人聲合唱,烘托出天主教的神聖與澎湃情感,
更融入大教堂的管風琴演奏,是詮釋宗教力量的最好方法。
另外有請葛萊美獎得主約夏貝爾讀奏小提琴,都是大家欣賞原聲帶的重點。
現在原聲帶已上市,九首曲目54分鐘,是張值得收藏的上乘之作。

推理不如前部、娛樂性絲毫未減,推薦給喜愛緊湊劇情的朋友,
不過要先對宗教議題免疫的朋友比較不會反彈喔!
當然還是強烈建議大家能夠去找小說來看看,畢竟書本往往比電影來的有深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olgb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