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觀賞度:













男主角艾希頓庫奇,我不太熟,
只知道他的角色定位比較偏向生活方面,
像愛情、學生、歡樂,或是卡通配音,
在這部片中,雖然也是學生,
但是是非常需要考驗,多重角色的工作。
女主角艾美史瑪特,我沒什麼印象耶....
那就不多做介紹了。


男配角艾登韓森,演過我小學很小時候看的真愛奇蹟
那時候他理個小平頭,扮演一個笨笨的"大摳呆"XD


我看電影之前,習慣會先看劇情大綱和預告片,
不過我覺得這不是個好習慣,
事先知道電影要演什麼好像就不會有更大的期待。
這部電影照例我也先看過電影介紹的文章,
因為大意寫的很簡單,所以在心中有自己對這部片的架構,
但是真正演出來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樣!!!
沒關係...至少是演的比我想的好~~
 
劇情敘述:
一個小男孩會有片段性失去記憶的症狀,
而失去記憶的片段往往是他受到傷害的時候,
所以失去記憶算是保護他的一種機制,
但做錯事、發生過事情後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還滿慘的@@
所以他到大學後努力研究心理、記憶這方面的學問,
最後他發現經過閱讀自己日記的過程,
可以想起那些小時候被刻意遺忘的記憶,
而他也發現他可以改變自己的記憶,
但是,改變記憶,就會改變現在。
說起來有點玄,舉個白話例子好了。
Ex.在某場比賽我挨了觸身球之後很生氣的找投手幹架,
因此我被驅逐出場。
我去改變記憶,我被打到觸身球後沒有去找投手幹架,
所以我也沒被驅逐出場。
類似一種因果關係,我改變了因,所以果也會跟著改變。
於是主角試著去改變他黑暗的童年,
但似乎怎麼改都有不完美之處。
片中改了3~4次吧~~
我比較喜歡其中一個,但是主角還是把他改掉了@@
最終結局設定成男女主角完全不相識,
就不會有那麼多童年不好的回憶。
唉唉.....到最後男女主角竟然是陌生人,
有點令人小失望....
如果對這部片覺得有興趣,
也可以去找黑洞頻率來看看~~~
雖然劇情有點不一樣,
但是過去、現在的交錯進行也是滿有意思的。


記憶心理學這方面,人類醫學了解多少了??
如果未來真的有哈利波特的儲思盆,那又會如何??
我們可以坐時光機回去改變過去嗎??
這樣世界秩序應該會大亂吧.....
這畢竟只是電影,
我們沒有能改變過去的能力,
那就把握當下,好好享受每一天,
把每一天著上最鮮艷的色彩,
不要給未來有後悔的機會!!
希望不要再有「當時那樣....就好了」
反之,多想想「當時的選擇太棒了」
不給自己遺憾,就是努力做不讓自己遺憾的事。
 
這部電影各個角色其實都滿辛苦的,
主角每改一次記憶,旁邊的朋友都要重新詮釋新角色,
女主角要先扮演一個自殺的可憐女子→與主角熱戀的大學生→照顧主角的朋友
→自暴自棄的妓女→結局變成語男主角互不相識的陌生人。
不只女主角,很多角色都要挑戰"多重人格",
演的還不賴就是了~~
 
特別提一下,
電影剛開始他黑暗童年那一段還滿詭異的....
會莫名奇妙被嚇到@@
突然"碰"一聲會嚇死人,
好死不死在看這種片子時,我們家這條巷子的保險絲斷掉= =
燈光先閃閃閃、停電@@
靠.......真見鬼了.....貞子要不要爬出來= =
 
電影原聲帶方面,恩....有這種東西嗎??
好像沒有耶XD
這種電影配樂應該也不會很好聽....
 
最後,大家有沒有疑問??
為什麼這部片子要叫做蝴蝶效應,
英文片名The Butterfly Effect,可見中文是直翻的,
台灣不錯,至少這部電影直翻很棒,
不要給我翻成"記憶第六感"之類的鳥名子= =
一位氣象學家提出:
「一隻蝴蝶在巴西搧動翅膀,有可能會在美國的德州引起一場龍捲風。」
因為一個微小的改變,造成難以想像巨大變化。
現在也有人說:
「我在這邊打個噴嚏,噴嚏繞著地球轉一圈後就變成颱風」
這是所謂的謂的非線性的渾沌效應,俗稱「蝴蝶效應」。
非線性,則指不按比例、不成直線的關係,代表不規則的運動和突變。
問你,
兩個眼睛的視敏度是一個眼睛的幾倍??
線性的說法,1+1=2,兩倍
實際上是非線性的,是6~10倍。
 
結論:
因為主角的一個改變記憶的小動作,
不誇張,就是造成一整個世界的重新洗牌,
我不認識你,造成你可能會去認識別人,
而別人就OXOXOX、........、導致世界如何如何,
還真的是蝴蝶效應阿!!! 片名,取的夠成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olgb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