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觀賞度:















看完小說的半年後,電影即上映了,
我只看完前兩部,因為約秀的第三部曲消失在他的房間裡@@
上映前廣告打的很兇,拍片期間新聞不斷,
畢竟要把這麼扣人心弦的小說搬上大螢幕,工程浩大。
我並沒有在電影院看過任何他的預告片,
也沒有作足功課,單純想要看看影像是否跟我期望的一樣,
上映期間太多人跟我說很難看,
以致找不到隨行同伴(我不喜歡自己去看電影),
最後只有到現在才有機會.....

卡司陣容相當堅強,
除了小女孩不太認識外,
澳洲巨星妮可基嫚、新一代007悍將丹尼爾克雷、
老牌演員伊恩麥克蓮皆參與演出,
無形中又將此片加了份保險。
我就不多費文字介紹他們了,
還是電影重要。

劇情(大致與小說相符),
設定在一個多重世界並存的背景,
有許多時空是同時間「平行共存」的,
而各時空中由「灰塵dust」所連接,
第一部曲中,
小女孩得到一個名為Golden Campass的寶物,
他立志要前往遙遠的北方拯救被「吞人獸」抓走的朋友,
一段冒險故事於是展開。

劇情如預期中的令人失望,
要從厚厚一本小說濃縮成2小時的電影實在太難,
想把細節劇情交代清楚根本是不可能的,
是因為片商剪片的關係,還是導演有所想法,
最近的電影越演越短,要破100分鍾好像越來越難,
何必將本片壓縮成114分鐘??
如果他把事件描述的更完整、把印象加深,
變成2個半小時,我認為觀眾就不會想中途去上廁所。
最近一直有個想法,
為何大家都要把小說送進電影院,
而不考慮改成電視影集的方式呢??
可能單本小說的組織厚度無法拍成數十集的巨作,
但是像哈利波特、黑暗元素三部曲等,
有很多集的小說,是否可以仿照CSI的模式,
拍成影集,多加力量在每個環節上,必定細緻許多。
哈利波特的電影........無言........

看完電影,最讓我感動的是,
他的角色、場景設定是所有小說翻拍電影,
與我腦海中想像最接近的一部。
整體有如童話世界的色調,
約旦學院如夢似幻的古典書院、
極北的灰濛濛氣息、飛船的俏皮模樣、
視覺設定上讓我相當舒服,
只能說導演完全了解我在想什麼XD
可惜的是,實驗室與我想像的不同,
我認為並沒有如此高科技,應該較為破舊。
角色設定也與我期望的相去不遠,
小女主角萊拉感覺雖然需要加強,
但是與巨星們對戲,前途看好。
妮可基嫚不用說了,姣好的面容、完美的金髮,
以及金光閃閃的衣裝和舉手投足就是個考爾特夫人!!!
勛爵也是很有型,散發出令人肅然請敬的感覺。
就連女巫也如我預料的表現方式出現,輕盈、自在。
這部份是我相當喜愛的,雖然考爾特夫人的死猴子真的很積掰XD

劇情少太多,
沒看過小說的朋友應該「看的懂」他在演什麼,
但是「無法為之著迷」,
黑暗元素讓我喜歡的地方,
是他的著力點相當廣,
從人性、權力(利)、價值觀到大自然等等範疇,
用大人小孩都能吸收的故事型態敘述出來,
年紀不同的人,體會的意境也有所不同。
但是在第一部曲,電影就大大縮減掉女巫、當權者計謀的重要性,
感覺力量不過,尤其是女巫,實在沒有多少表現空間,
這都是在人物設定上忽略的地方,實在可惜。
而劇情方面完全刪減雞尾酒餐會,
那是段相當重要的劇情,
將描述萊拉對考爾特夫人感覺的重大改變,
卻完全沒有帶到,實在不知道在幹麻= =

電影配樂還滿動聽的,
雖然個人不喜歡他部分的曲調,
很不協調的感覺,不過整體來說是不錯的。
因為本片「種族」很多:吉普賽人、女巫、韃靼人等,
如果在他們亮相的時後,
配樂能用更多元風格去詮釋,一定更好,
聽的出來吉普賽人出場時,音樂有變調,但還是不夠。

我只能說....海報好漂亮阿XD
好多好美的海報,各國都有耶~~~~~~
我不喜歡台灣
這版的= = 醜布拉機....
看起來真的超夢幻的....喔~~~~~
而且女巫的風格真是太美了....放一張上來XD
不過我不知道那是哪個國家語言= =
應該有桌布的尺寸吧?! 頗適合的說~

我也不知道沒去電影院是不是對的,
畢竟我覺得畫面看起來還是大螢幕適合,
但是........真的去看小說吧~
《黑暗元素三部曲》
黃金羅盤、奧秘匕首、琥珀望遠鏡。
看來我要砸錢買來收藏了,當然是電影推出前的原本作品X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olgb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